发布日期:2024-03-27 作者: 产品中心
固定式能承受压力的容器:有固定安装和使用地点,工艺条件和操作人员也较固定的能承受压力的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时不仅承受内压或外压载荷,搬运过程中还会受到由于内部介质晃动引起的冲击力,以及运送过程带来的外部撞击和振动载荷,因而在结构、使用和安全方面均有其特殊的要求。
上面所述的几种分类方法仅仅考虑了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的某个设计参数或使用状况,还不能综合反映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的危险程度。
储存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
在一种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按工艺过程中的最大的作用来划分品种。
1、固定式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使用环境固定,不能移动。工作介质种类非常之多,大多为有毒、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的各类化学危险品。如球形储罐、卧式储罐、各种换热器、合成塔、反应器、干燥器、分离器、管壳式余热锅炉、载人容器(如医用氧舱)等。
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不小于10MPa·m3);
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V乘积不小于0.5Pa·m3);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乘积不小于0.2MPa·m3);
1、反应能承受压力的容器(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如反应器、反应釜、分解锅、硫化罐、分解塔、聚合塔、高压釜、超高压釜、合成塔、变换炉、蒸煮锅、蒸球、蒸压釜、煤气发生炉等。
2、换热能承受压力的容器(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如管壳式余热锅炉、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加热器、消毒锅、染色器、烘缸、蒸炒锅、预热锅、溶剂预热器、蒸锅、蒸脱机、电热蒸汽发生器、煤气发生炉水夹套等。
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的三个条件:压力容器一定要满足三个条件:1、所承受的压力超过0.1MP。2、容器直径大于0.15米且容积大于0.025立方米。3、所盛装的介质为气体
能承受压力的容器是内部或外部承受气体或液体压力、并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密封容器。
能承受压力的容器主要为圆柱形,少数为球形或其他形状。圆柱形压力容器通常由筒体、封头、接管、法兰等零件和部件组成,压力容器工作所承受的压力越高,筒体的壁就应越厚。
3、分离能承受压力的容器(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等的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如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缓冲器、洗涤器、吸收塔、铜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
4、储存能承受压力的容器(C,其中球罐为B):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如各种型式的储罐。
可见,国内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分类方法综合考虑了设计压力、几何容积、材料强度、应用场合和介质危害程度等影响因素。
例如:因盛放的介质特性或容器功能不同,即根据潜在的危害性大小,低压容器可被划分为第一类或第二类甚至第三类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的危险程度还与介质危险性及其设计压力p和全容积V的乘积有关,pV值愈大,则容器破裂时爆炸能量愈大,危害性也愈大,对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采用既考虑容器压力与容积乘积大小,又考虑介质危险性以及容器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作用的综合分类方法,以有利于安全技术监督和管理。该方法将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分为三类:
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不小于540MPa)的材料制造的能承受压力的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