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3-04 作者: 产品中心
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策展人吗?让毫无艺术专业背景的普通人来策划一场美术作品展,会呈现什么样的效果?
7月20日,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的“素人策展计划(第一季)”展览亮相。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注册分析师、退休教师、大学教授、物业经理,五组六位来自不一样的行业的普通人,根据各自策展主题,从中华艺术宫近2万件馆藏中挑选出72件作品进行展出,呈现出了一场与众不同的展览。
“大多数人对艺术的感受在专业场馆内被遮蔽和掩盖了,大家不敢说,怕说错,总是强调‘我不懂’,真是这样吗?”中华艺术宫馆长陈翔向澎湃艺术表示,“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这一展览,让渡美术馆的策展权利,聆听、了解普通人对于艺术的观点和想法,让百姓发声,让普通人主导策展,让大众都意识到,艺术不需要一味的仰望,每个人都拥有对于艺术作品的解释权,真正做到让艺术为人民服务。”
美术展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专业”,通常都从学术与专业角度来衡量一个展览的水平。然而这次中华艺术宫反其道而行之,将艺术的话语权交到了普通人手中。
所谓“素人”,即没有美术专业背景的普通老百姓,“素人策展计划(第一季)”的五组策展人都是大众身边的普通人,虽然没有受过美术专业训练,却对美术有自己的理解,因而展览也呈现出别样的鲜活与精彩。在中华艺术宫美术馆专业团队的协助下,五组素人以策展人的身份策划各自相互独立的展览部分,从近2万件馆藏中挑选出共计72件作品进行展出,展品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雕塑、摄影、连环画、民间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
走近中华艺术宫的0米层21号展厅,远远就可见巨幅海报张贴于外墙C位,“牌面”十足,不由得让人好奇,普通人可以怎么“搞艺术”?
展厅内,五个板块相互独立同时又共同构成了素人策展计划第一季的展示内容。走在不同的板块分区,犹如闯进了五位策展人的人生长河中,他们借由画作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分享了他们对美术的真实想法和情怀。
在这个展览上,你可以看到医院ICU护士看尽生死离合后的感悟;可以看到证券分析师在股海中沉浮拼搏后的警醒;可以看到见证浦东从农村发展到如今的物业经理的自豪;可以看到退休教师对民间艺术的醉心追寻;还可以看到科技工作者对城市发展的热爱与执着。
潘敏立曾是一名设计压力容器的助理工程师,画了5年0号图板。1994年以后,因为热爱上了股票,就转行一直从事投资咨询工作30多年,也是一名非执业注册会计师,每天都在解说和翻译着股市。
当潘敏立接到中华艺术宫助理策展人的联系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我不懂的,一点都不懂美术的。”然而在策展过程中,潘敏立才发觉自己确实是制作过画的,只是那时画的是压力容器设计图。在一次次的选画作过程中,潘敏立才发现自己确实是看过很久很久的画,只是一直在看的画,是股市K线图。
协助潘敏立此次策展的中华艺术宫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潘敏立虽然自称是个艺术的门外汉,但通过策展的过程,却着实感受到她是个敏锐自信的人。对于艺术作品她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且能迅速判断出这件作品是符合她主题需要的,同时在随后的思考解读中谈出她的看法,内容往往与她自己的工作和经历息息相关,自成一派,比如从吴冠中、萧勤的抽象作品中她能看出与投资的关系。
在潘敏立策展的板块,我们可以看到上世纪90年代初被临时设立证券交易柜台的上海文化广场老照片;一副吴冠中的画作《墙上姻亲》也被潘敏立选中,看似杂乱的枝条中,有一支一路向上勃勃生机,像股市、也像人生的K线图;夏阳的雕塑《黑马》则当仁不让地被摆放在展厅中央;萧勤的丙烯画作让常年观察股市的潘敏立感受到“不要透支和膨胀”。
金轶静是一名普通但不简单的医务工作者,说不简单,是因为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工作有点特殊,特别的空间,特殊的病人和病情,时间常常在与重症和死神的赛跑中度过。
由于工作的性质,金轶静与中华艺术宫助理策展人的联系,往往都是在午夜时分。领略了太多悲欢离合,金轶静更珍惜生活中的日常幸福。她喜欢艺术,喜欢亲近大自然,闲暇时间,就尽量陪伴女儿去看展览,去公园游玩,享受悠闲时光。
工作有多忙碌紧张,金轶静选择的画作就有多温馨平和。展厅现场,她选了四小幅贺友直先生画的医院场景的连环画,“贺友直先生我从小就有耳闻,也许是在爸爸妈妈的办公室或者儿时家里的书架上看到过吧。不过贺老先生这组医院工作场景的连环画我却是第一次看到,也第一次了解到,唯一不变的是画的还是普通人的生活,但特殊的是医护的题材让他们和我产生了共鸣和联结。我也是他们的普通一员。”金轶静说。
丰子恺先生的作品则让金轶静想起小时候看的那些美术片,寥寥几笔和简单的画面中说了许多故事,也让她想起了那些值夜班的日子,想起父母辛勤工作的场景,以及自己现在为孩子和家庭的思虑。
汪建平于1974年在上海浦东川沙,现在是物业经理,派驻在中华艺术宫。他想讲述他跟这座城的故事。
汪建平是中华艺术宫的身边人,更是见证城市发展变迁的手艺人。他从上海农村出发,一路看到上海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自己也在这一过程中参与了这座城市的建设,实现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朴素的梦想。在这次素人策展计划的展览中,汪建平随着他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选择了反映浦东近郊面貌的版画、上海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摄影作品,中华艺术宫从中国馆建设开始至今华丽转变的摄影作品,这都是他人生中重要的烙印,作品与人融为一体了。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汪建平,看惯了乡间小路、油菜花田、金灿灿的稻田、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瓜果飘香。他一眼就选中了金祥龙的一组《故乡组画》版画,金祥龙用套色木刻描绘他的家乡浦东航头的作品。汪建平说:“第一次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立刻唤起了我的同感,想起了我的故乡和童年。记忆中的小镇是有着白墙黑瓦的老房子,一条条泥土小路、一块块整齐的农田铺在路边的两边,田野里金灿灿的麦田随风舞动,散发着清香,清晨鸡鸣狗叫,家家户户炊烟袅袅。”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句话老上海人时常挂在嘴边,只因那时“过江难,难过江”。汪建平选择的冒怀苏的版画《拼搏——上海南浦大桥工地之夜》就记录了南浦大桥建设时期的景象。
一组中华艺术宫建设时期的摄影照片,则是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2009年,汪建平作为世博会中国馆工程设备运行的带头人,直接参与到世博场馆的建设。整个世博展览期间,汪建平带领团队,实现了中国馆工程设备故障率为“0”的记录,从而向中外来宾展示了中国馆的精彩。
高晓梅是一位优秀的文化志愿者,她对于传统民族艺术尤其醉心,喜欢皮影,爱听信天游,从她的爱好中就可见一斑,所以在她策展的板块和挑选的作品中就与少数民族肖像和民族艺术元素息息相连,有剪纸,有布艺玩具,甚至连著名当代艺术家丁乙的《十示》系列都被她选择解读与民族艺术产生了关联。
“民间艺术(包括少数民族艺术)体现了广大百姓最为朴素的精神诉求与审美表达,他们在与自然长期打交道的过程中,凭借勤劳和智慧,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在生活中创造出了精彩纷呈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高晓梅认为,这些“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周俊鹤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导,从事信息光学研究。他的夫人郑晶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副教授,从事翻译教学与研究。在他们的展览板块,为观众讲述了一段追光人的故事。
他们的作品闪现着光芒,由于周俊鹤专业是研究光学的,所以在这些闪现光芒的作品中当然少不了光的元素,艺术夹杂着科技感扑面而来。同时也由于策展人曾经留学法国,也研究外国文学,所以欧洲和法国现代艺术的气息也在作品中呈现,印象派的质感在这一板块流淌。
策展阶段完成了,汪建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开始研究版画的工艺了;潘敏立则说,发觉自己还是有点艺术天分的;高晓梅些遗憾,觉得策展时间要是再长些就好了,能策划得更细致到位一些。
通过此次素人策展计划的推行,也让中华艺术宫馆长陈翔感触颇深,作为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陈翔一直致力于将美术教育延伸至老百姓身边,但是这样的美育达到理想效果了吗?艺术场馆的供给满足了市民需求吗?
陈翔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们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推行美育,但这次策展让我感觉到,其实我们和老百姓的需求还是隔了一层。同样一幅作品,我们的理解和市民的理解完全不一样。但艺术最好玩的地方就在于没有统一标准。什么是艺术的公共性?就是哪怕你是画作的作者,对作品的阐释权最终还是会回归普罗大众。”
通过与几位素人策展人的沟通接触,陈翔还感受到,大众对艺术的感觉在专业场馆内被遮蔽和压抑了。“很多人去美术馆不敢说话,说自己不懂,这次几位素人策展人一开始也总是强调‘我不懂的’,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艺术的潜力,对美的感觉每个人都有,他们不敢说不等于没感觉,只是担心说不准要被专家否定。‘素人策展人计划’就是要把大家的潜力、鉴赏力、判断力挖掘出来。如果能激发出来,对老百姓的自信心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美育不仅是教会美术知识,更是激发自信心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要让人们内心的东西发光。”陈翔说。
陈翔希望,希望能够通过这一展览,让渡专业美术馆自身的策展权利,聆听、了解普通人对于艺术的观点和想法,让百姓发声,让普通人主导策展,让每个身边人都意识到,艺术不需要一味的仰望,而任何一个人都拥有对于艺术作品的解释权。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7日,澎湃新闻获悉,随着第一季展览的揭幕,馆内也将启动第二季素人策展人的招募,并将在第一季的基础上,继续深挖,找准找好素人策展人,希望能够通过寻找不同行业背景的素人策展人,打开馆门,让普通人来讲述艺术的故事,也通过展览的诠释展示普通素人的别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