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22 作者: 小九体育直播在线观看
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的提升,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迅速演变,中国从一个农业文明社会急速跨越到各个历史时期特征交合并存的时代,其变化之快令人惊讶。在人们猛然惊醒之际,才突然感觉到,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已经消失,眼前的世界变得那么陌生和无奈。松阳摄影师感受到了这巨大变化带来的影像记录机会,他们立足本土,以田野调查的形式记录松阳乡村的点点滴滴。
从2008年起,松阳摄影群体走松阳401个村落。这次参展的八位摄影师在完成档案式记录的基础上,探索着用类型学的方法,对各自专题进行深入拍摄,试图获取文献摄影之后的更深层意义,试图通过这一些影像,反映出整个松阳乡村社会的发展变迁。
清康熙年间,一支阙姓客家始祖陆续从福建省上杭县通贤乡迁居到浙江省松阳县的石仓源居住,在这里开荒种田,冶铁植靛为生,经过辛苦耕作,积蓄日渐丰盈。因营铁生意而至家财万贯,自乾隆至道光年间,在石仓源建起了30多幢面积在2000平米以上恢弘的豪宅。这些客家围屋以两进、三进、五进开间等布局,大院格局方正,门楼巍峨气魄。土木结构建造的房屋,牛腿、雀替、槅扇和神龛处处精雕细刻,堂内题匾悬挂,楹联抱柱,蔚为壮观。
这里的每座房子都有堂号,像余庆堂、光裕堂、聚德堂、五柳堂等等。拍摄的这座房子叫善继堂,大约建于清道光年间。房子坐东朝西,门对元宝山,象征大门一开,元宝就来。是一座两进九开间四厢式楼房,外台门用砖砌成了八字门墙,墙上是砖雕刻的狮子图案,门额上是砖雕的“福自天申”四个大字,左侧有附屋五开间平房,右侧则是附屋九开间平房,总面积达到了1900多平方米。
300多年来,这里的阙氏族人,讲闽语、循闽俗,至今保存着客家的传统风俗,文化根基、建筑特色都融入在了这片田园山水之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生活,村落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房谱拍摄项目,意图通过影像建构起房子与人之间的某种关联,反映出当下的形态特征,恢弘与没落,新生和古朴,在矛盾的共生之中,就这样丝毫没有保留地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这组照片拍摄的是“松阳高腔”的戏剧演员。就像另外的地方剧种那样,虽然政府部门加大了保护力度,松阳高腔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困境。现存两个剧团的主要演员不足20名,均非职业演员,只是普通的村民,多以香菇、茶叶等农作物种植和外出打工、做生意谋生。他们日常从事自己的职业,只有在有限的演出机会上才会集结演出。由于演员不足,他们在一部戏中往往要扮演多个角色。年轻人对传统戏剧不感兴趣,剧团演员后继乏人。
一个普通的农民,过着普通的生活,一旦走上台前,就会成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他们游走于现实与舞台、当代与古代、真实与虚幻之间,不断变换着角色,转换着身份,追寻着空中的梦想,承受着现实的无奈。生活中的人们何尝不是如此。作为社会性的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呈现出多样的身份。与这些剧团演员不同的是,我们根本不用化妆,却有一种隐秘的妆容把自己装扮起来,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线
“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 洋房十座,也是卧榻一间”。说的是人要有平常心,知足常乐。同时也强调了一日三餐和卧榻的极端重要,人要吃饭和休息,并且人的一天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过,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
本组照片拍摄的是近代(清中期~民国)时期浙江省松阳县境内老百姓日常用的床。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由女方作为陪嫁送到男方的,这是延续了吴越古文化中的婚俗文化习俗。
古凉床由于雕工精细而花费较大,因此不是家家户户都能拥有,在一个地方有一定威望和收入的大户人家才会有这样的‘大件’。是大户人家女儿出嫁的重要嫁妆。因此,凉床的传承也很仔细,一般老人过世前都要先把床过继给下一辈,绝不在床上老去。这样床才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解放初期,大户人家大都被定为地主或富农,其财产都被分给贫下中农!因此普普通通的家庭也拥有了这样的珍品。
在现代,这种在电影电视画面上才能看到的东西,在浙西南民间还偶有发现,充足表现了浙南粮仓曾经的富饶与辉煌。我用两年多时间找遍了松阳乡村,拍摄了一组这样的片子。拍摄中我发现每个人与床的结合都是一个个的偶然与必然、都有一个个的主人与床的生动故事在里面 。因此,我边拍摄边记录了这些故事,把床与主人和主人房间的当前摆设作纪实呈现,这样来体现一种存在,诉说古凉床的传承故事。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未设党支部。1957年末,随着农村党员人数的增加,开始设大联社(由几个村联合组成大联社)党支部。1961年大联社又被拆分,大部分村开始设村党支部。
我所拍摄的中国第一代村支书是指从1958年开始,一直担任或间断性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老支书。这些老支书生活在丽水市松阳县各个乡村,他们的入党时间一般在1954年至1959年间。他们担任村支书时间最短的有7年,最长有37年,1985年前后,大多退位让贤。这些老支书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在村里却享有很高的威信。和大多数同时代人的农民一样,老支书们的家庭大都养育有3-8个孩子,现如今,子女们都各自发展,但都并未远离父母,有的还子承父业,担任了现在的村支书。也有少数老支书,膝下无子,晚年在敬老院生活。
在那个年代,村支书一边要抓生产,提高村民生活保障,一边要和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做好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在各种条件都十分艰难的情况下,默默工作,一心为公,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为党、为村集体做了不少事业。不为人知的情况是,每个支书后面都必须要有一个坚强后盾——老伴,由于支书整天为村务、党务上下奔波操劳,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扔给了老伴,没有老伴的支持和帮助,支书是很难开展工作和做好工作的。老支书撑起的是村里的天,而老伴撑起的是家庭的天。可能是太劳累的原因,在我拍摄的30多位老支书中的,过半老支书的老伴都先走了。曾经有一位老支书的老伴为了带头计划生育,已经45岁的她还去公社医院做了结扎绝育手术,为此留下了后遗症,也过早的离开了人世。也曾经有一位老支书因为工作原因,无法照顾生病的女儿,仅靠老伴一人每天往返60里山路就医,终究是未能留住9岁孩子的生命。那个年代的中国不容易,那个年代的村支书不容易,他们撑起来了年轻共和国的天。
在第一代村支书的带领下,一座座小型水库、小水电站,一所所学校和大会堂、一条条小马路如火如荼地建设起来;村庄通电后,乡村百姓告别了煤油灯时代;学校建成后,村庄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新中国的广大农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朝气。
时隔六十年,现如今的中国第一代村支书早已年逾花甲,年龄最小的也已77岁,最大的93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身体健康情况良好,性格开朗,晚年生活幸福。回想起当年当支书的情景时,情至深处,无不感慨万千,尤其为自己曾担任中国第一代村支书而感到骄傲自豪。
中国第一代村支书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最基层党组织的典型代表,我以环境肖像的手法拍摄这些仍然在世的老支书,形成具有某种历史档案价值的影像素材,藉此表达对中国第一代村支书的深切敬意。
浙西南山村民众除极少数人固定信佛、信基督外,多数民众都无确定的信仰,他们在一定环境或一定氛围下,偶尔信佛、信道、信神,而更多的是信神,这从他们建的众多神庙可以说明。所供的神五花八门,除中国传统传说中的神外,在各地也有本地传说中的神,或叫地方神。而对于家族来说,老祖宗也处神的位置.
乡村祭祀实际上的意思就是祭神活动,除祭祖、祭祀亡灵活动外,众多祭神活动村村都不一样,各村根据本村传说传承,选择或时令季节或黄道吉日举行。祭祀活动多以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平安为主要内容,因为这是民众最朴实的心愿,所以参与者众多。祭祀活动也各有名称,有的以时令为名,如称“做春福”、“做秋福”;有的以时间为名,如称“七月会”“元宵灯会”;有的以形式为名,如“迎神会”;在正月十五前后举行的多叫“灯会”。祭祀活动除做一定的祭祀仪式外,更多时间是会餐和看戏.
或许在交通、信息交流不发达的以前,祭祀活动最大的功能在会亲访友,在民众娱乐,在文化传承。而今,祭祀活动的原始功能已经改变,在众多跨地域人员赶热闹中,显现的更像是一场场荒诞剧。
中国古代乡村主要是依靠宗族管理,而宗族管理的主要场所是宗祠。因此,宗祠成为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
,宗祠作为"四旧"被迫遭受严重损毁,后来又因村大会堂建设,许多宗祠被拆除。
近年来,政府、社会对民间传统文化慢慢重视起来,许多村民对祖宗信仰也慢慢讲究起来。于是,村民开始自发修宗祠,政府也开始鼓励村民修宗祠。于是,宗祠有了现在的模样。
因编辑出版《松阳县宗祠》需要,我参与了松阳宗祠的影像拍摄,走访了拍摄了全县200多个祠堂。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宗祠祖宗神龛,松阳本土叫祖像橱。
“乡村空间”影像调查项目从空间景观的角度切入中国乡村的演进与变迁,聚焦于乡村的公共空间,以浙西南地区为主要范围,对乡村中新出现的典型建筑和公共设施进行影像采集。
该项目的筹划和实施是建立在对乡村建设长期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之上的。之所以选择浙西南地区为调查范围,固然与在该地区调查的便利性有关——我的家乡松阳就于该地区的中心位置,更重要的是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天气特征情况相似,千百年来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本土文化,乡村建设也呈现出地域性的特点,并且这种文化和变化直接呈现于乡村的空间景观上。
该项目采集的建筑设施涉及乡村交通、环境、卫生、体育、旅游、文化、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建设。这些建筑设施的不断出现和持续演变使得乡村的公共空间呈现出现代化、城镇化、园林化、景点化、同质化、奇观化等诸多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取向与文化形态,以及在全球城市化进程背景下,中国乡村受消费意识形态和权力双重影响而产生的诸多变化。
摄影跟时间和空间有关,一张照片就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瞬间切片,展现的是某个时间点上的空间状态。跟动态视频不同,静态照片并不擅长呈现某一个时间段内现实场景的运动变动情况。我感兴趣的是,如何组织结构画面里的各个要素,形成新的关系和语境,通过影像将我的思考带入社会讨论层面。
显然,乡村的新式建筑设施与来自远古时代的山水景象不可分离,与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村落景致不可分割,也与当下乡村的公共文化认知不无关系。通过对乡村空间的细心观察和审慎选择,以冷静、沉稳、庄严的态度,将其间不同时空的文化元素提取出来,并组织在现实场域的景象之中,以增强影像的开放性、隐喻性和象征性,由此展现出传统与现代冲突碰撞、混杂交融、若即若离的复杂关系。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